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返回

2025-07-28

香港舉辦「一帶一路」」空間科學應用國際培訓班 推動本地科研融入國家航天戰略



2025年7月24日至8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指導,並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空間科學應用國際培訓班」在科大舉辦。這是香港首次舉辦系統性太空資源開發培訓,標誌著本地在空天科學教育與應用實踐方面的重要邁進。


本次培訓班以「空間探索科技與創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科學十年計劃」官方認證項目。埃及、巴基斯坦、保加利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天專家於港科大接受兩星期的培訓,內容聚焦三大方向,包括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戰略規劃、載人空間站實驗能力與前沿技術探索,以及國際載人航天合作生態。


培訓的重頭戲之一是,負責擔任培訓班導師的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蘇慧教授主講的系列課程。蘇教授是本地空間資源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曾參與多項國際遙感與空間觀測項目,具備跨學科科研整合與工程實踐的深厚背景。



張利民(左)與蘇慧(中)均為是次培訓班導師。圖為他們團隊早前到訪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港科大供圖


培訓班內容聚焦三大方向:在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戰略規劃方面,將探討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成果及全球戰略布局,重點介紹空間站科學研究的四大領域,包括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以及空間新技術與應用。在載人空間站實驗能力與前沿技術探索方面,將詳細介紹空間站科學設施資源、實驗條件及要求,以及空間科學實驗前沿技術的驗證與應用。在國際載人航天合作生態方面,將深入探討國際載人航天合作模式、項目管理、知識産權與數據共享機制,推動載人航天文化與教育融合以促進國際人才交流,並著力加强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包括技術轉移轉化、人才培養及國際組織網絡搭建。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在鏈接國家與海外科技資源方面具備獨特優勢。透過培訓,有望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用」融入國家航天戰略。香港正積極拓展空天科技、綠色能源與碳管理等未來產業,星睿雲智正是這一轉型浪潮中的佼佼者,致力於通過人工智慧與遙感衛星技術,為氣候變化應對、災害預警、碳排放管理等提供精准解決方案。



港科大進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空間科學與應用國際培訓班昨日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航天科技專家和學員聚首一堂。港科大供圖


星睿雲智專注於提供基於衛星、無人機與地面傳感器的空間數據整合平台,其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城市風險評估、基礎設施監測、氣候變化影響分析與碳核查系統等多個關鍵場景。公司利用演算法增強的遙感技術,打通「數據–洞察–決策」的應用路徑,將在推動太空科技本地轉化方面邁出實質步伐。


未來,星睿雲智將積極參與國家科研平台建設與國際科技合作網絡,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空天科技應用體系。星睿雲智將繼續攜手學術、產業與政策界,共同推進空天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深度融合,助力香港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佔據更關鍵的位置。


資料來源:

香港科技大學新聞:https://hkust.edu.hk/news/hkust-partners-cas-technology-and-engineering-center-space-utilization-host-hong-kongs-first

文匯報: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7/25/AP688297f7e4b0999ec0381eae.html

香港中通社: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62810&channel=2813

中國日報 Asia:https://www.chinadailyasia.com/hk/article/61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