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返回

2025-07-28

香港举办“一带一路”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培训班 推动本地科研融入国家航天战略


2025年7月24日至8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指导,并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和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培训班”在科大举办。这是香港首次举办系统性太空资源开发培训,标志着本地在空天科学教育与应用实践方面的重要迈进。


本次培训班以“空间探索科技与创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科学十年计划”官方认证项目。埃及、巴基斯坦、保加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天专家于港科大接受两星期的培训,内容聚焦三大方向,包括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战略规划、载人空间站实验能力与前沿技术探索,以及国际载人航天合作生态。


培训的重头戏之一是,负责担任培训班导师的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苏慧教授主讲的系列课程。苏教授是本地空间资源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参与多项国际遥感与空间观测项目,具备跨学科科研整合与工程实践的深厚背景。



张利民(左)与苏慧(中)均为此次培训班导师。图为他们团队早前到访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港科大供图


培训班内容聚焦三大方向:在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战略规划方面,将探讨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成果及全球战略布局,重点介绍空间站科学研究的四大领域,包括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在载人空间站实验能力与前沿技术探索方面,将详细介绍空间站科学设施资源、实验条件及要求,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前沿技术的验证与应用。在国际载人航天合作生态方面,将深入探讨国际载人航天合作模式、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与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载人航天文化与教育融合以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并着力加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包括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及国际组织网络搭建。


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在链接国家与海外科技资源方面具备独特优势。透过培训,有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融入国家航天战略。香港正积极拓展空天科技、绿色能源与碳管理等未来产业,星睿云智正是这一转型浪潮中的佼佼者,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与遥感卫星技术,为气候变化应对、灾害预警、碳排放管理等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港科大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空间科学与应用国际培训班昨日开幕,来自国内外的航天科技专家和学员齐聚一堂。港科大供图



星睿云智专注于提供基于卫星、无人机与地面传感器的空间数据整合平台,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风险评估、基础设施监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与碳核查系统等多个关键场景。公司利用算法增强的遥感技术,打通“数据–洞察–决策”的应用路径,将在推动太空科技本地转化方面迈出实质步伐。


未来,星睿云智将积极参与国家科研平台建设与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空天科技应用体系。星睿云智将继续携手学术、产业与政策界,共同推进空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度融合,助力香港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据更关键的位置。


资料来源:
香港科技大学新闻:https://hkust.edu.hk/news/hkust-partners-cas-technology-and-engineering-center-space-utilization-host-hong-kongs-first
文汇报: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7/25/AP688297f7e4b0999ec0381eae.html
香港中通社: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62810&channel=2813
中国日报 Asia:https://www.chinadailyasia.com/hk/article/616603